【關於表演課的反思】
大家都知道里昂先生平時是個老厶,現在正在PhD的煉獄當中。這學期有緣修了表演專題,親身實踐賈克・樂寇(Jacques Lecoq)的中性面具及四大元素的課程。今日訓練的主軸是四大元素的水,藉由推與拉的力量去感受水是如何流動的。
五位表演者在只有簡單地——沙灘上尋找因戰亂死亡的孩子——的情境設定,且未代入任何角色扮演的狀況,亦沒有任何台詞的輔助,只有身體如同海浪淘洗沙灘的反覆推進與拉扯。僅僅只是在水的動能裡,卻能讓五個表演者痛哭失聲,豐沛的情緒飽滿了整個排練場。
Bravo!這大概是我想脫口而出的詞彙。進而引發的思考是我在返校任教時,其實給自已設定了目標——不做象牙塔裡的學者,意即要在戲劇實踐的領域上有所突破。但這幾年的行政雜務下來,不僅連學者的邊都還沒摸到,我所帶領的製作也似乎不到自己想像中的標準。
看完今天精彩的表演後,我所反思的是,我究竟能把學生逼到什麼樣的程度?我是不是太容易心軟?我是不是沒辦法像Whiplash的Fletcher一樣嚴格,只因我自己的專業能力也不足?我們是不是太容易放過學生,因而降低自己的標準?我們總是太顧及表面上的和氣,好來好去的結果就是忘記藝術是要獻身的,未經痛苦、悲傷、挫折、苦難的藝術就僅僅只是處在合格邊緣的作品。
後記:這張照片自然不是前文所提及的精湛演出,在那個當下我們都捨不得拿出手機而錯失任何一秒的表演。這張照片紀錄了我們僅僅只是在模擬風的動能就足以產生如此的張力。(感謝洪唯薇記錄這一刻的美好)